丁存星,今年46岁,是紧临黄河滩区的濮阳县习城乡丁寨村的会计,家中一共有七口人,上有74岁高龄的老父亲,下有四个孩子。曾经,没有一技之长的丁存星外出跟随建筑队打零工,微薄的收入连家中基本的开销都无法维持。后来,在当地“到户增收”的惠民政策下,丁存星与同村人合伙开始大棚蔬菜种植,靠着坚持与努力,顺利实现脱贫致富。
2020-05-28
马现营,今年50岁,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袁坊村果农。早期他曾以开封为圆心,向全国各地运输蔬菜,维持全家人的生活。随着在黄河滩区开设砖窑厂的兴起,自己也经营了几年砖窑生意。后来,砖窑厂得以整治后,黄河滩区留下大片坑洼不平的荒地,他迅速转变致富思想,租下340多亩“荒”滩地,退荒还绿,种植特色水果,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。
2020-05-28
郭金明,76岁贫困户。他所居住的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曾经是省级深度贫困村。上梭椤沟紧挨黄河、三面环山。如今,该村发展起“风光经济”,老郭在村里支起了“郭老汉免费茶摊”,这个公益性岗位不仅为他带来收入,还让他的“三句半”“小快板”有了用武之地,增加了村里的人气,提高了自己的名气,郭金明感到如今的生活格外幸福。
2020-05-28
吕荣辉,2016年成立原阳县裕明农牧专业合作社,发展葡萄种植。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,带领乡邻致富奔小康,成了当地脱贫摘帽典型。
2020-05-28
编者按: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是中华文明的摇篮。千百年来,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,哺育着中华民族,孕育了中华文明。九
2020-05-27
“邙山头,黄河南,烂衣破履撑小船。”这是荥阳市高村乡官峪村的一首民谣,就在十几年前,官峪村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。而现如今,这里家家户户盖起了“小洋楼”,村民们依靠河阴软籽石榴种植、采摘,搞起了“绿色经济”。而改变的不止是村民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了,昔日破败的“贫困村”,也因为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,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度假村”。
2020-05-26
为了帮扶和拉动滩区周边贫困村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,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措施,累计安置从业人员上千余人。他还向社会弱势群体、公益事业和地震灾区累计捐款上百万元,为贫困村修路、修建学校,救助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,累计帮扶资金达400万元。
2020-05-25
李继国将普通大米改种成米中贵族“黄金晴”,范县德勤种养殖有限公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优质稻谷生产明星,产品供不应求,公司成立短短两年来实现年销售收入350万元,利润90万元,带动地方稻米产业迅速发展壮大,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2020-05-23
马朝红,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管护员,从事黄河湿地保护管理22年,2008年获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,被评为2010年“感动洛阳”十大年度人物,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、以及省、市等多家媒体先后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,称她为“黄河女儿”、“湿地精灵”的守护神。
2020-05-22
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是中华文明的摇篮。千百年来,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,哺育着中华民族,孕育了中华文明。
2020-05-21
黄河流经河南多个地市,与河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。2020全国两会之际,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推出《我家住在黄河边》特别策划,深入黄河流域的河南农村基层,采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下,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百姓故事。
2020-05-20